2014年3月5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在全国确定了32个法律援助机构作为2014年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试点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系试点单位之一,这也是北京市唯一的试点单位。我司非常荣幸能为北京市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定制开发了一套完全符合法律援助办公流程的软件系统,通过不断地调整磨合,终于在2014年7月份正式上线运行并一直稳定运行至今。

        “质量管控系统是显微镜,细小问题也能发现;质量管控系统是聚焦镜,梳理出不同时段的重点、难点;质量管控系统是多棱镜,反映群众多元需求……”北京市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王保民主任如此说。

  从最初当事人的申请材料到最后的案件判决书,所有案件材料在质量管控系统中都一目了然;从法律援助中心到29个工作站均可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这就是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案件质量管控的新模式。

  最近,记者专程走访了这个法律援助中心。


  案件众多如何保证质量?

  2014年3月5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在全国确定了32个法律援助机构作为2014年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试点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系试点单位之一,这也是北京市唯一的试点单位。

  为了真正提高法援案件质量,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花费十几万开发的海淀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控系统“应运而生”。

  据了解,海淀区共有四千多执业律师,律师人数多,愿意参加公益事业的律师、律所自然也多。

  2009年,北京市率先将法律援助受援人困难条件扩大到低收入人群,并且将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造成人身损害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列为法律援助对象。法律援助救助范围的不断扩大,也推动了法律援助案件的增多。2010年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接收了六七百件案子,2013年,接收的案子就达到3700多件。

  不断增多的案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当事人有过高期许,而对案件办理质量不满意;办案律师急功近利,欺骗当事人……

  随后,北京市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新标准出台,改变了原有简单的补贴核算方法,提高了对法援律师的补贴数额。“这大大提升了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大了法律援助中心对案件进行补贴发放的核算难度。”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王保民主任这样说。

  面对不断增长的法律援助案件与频频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何提高案件办理的质量成了极其重要的问题。

  王保民主任说,没有一套完整的机制难以保证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海淀区法律援助质量管控系统就是选择通过对律师办案过程的严格把控,通过对流程的管理实现对质量的管理。


  29个工作站“帮忙”受理

  在海淀区,想要申请法律援助的群众,除了自己到海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外,还可以到海淀区的法律援助工作站进行申请。工作站受理申请后,会将全部案件材料上网,坐在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申请进行指派工作。这样不仅免去了当事人的来回奔波,更提高了法援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这一变化就得益于案件质量管控系统的数字化。

  目前,海淀区2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均可以进行案件受理,当事人可以就近申请。值得一提的是,海淀区在劳动仲裁院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极大地方便了大量因劳动争议寻求法律援助的群体。

  现如今,海淀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控系统已成为一个工作平台,是每个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律师以及法援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必备的工具。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王保民主任形象地将这个系统称为“法援管理的小帮手,案件质量控制的好抓手”。

  目前司法部规定,法律援助案件七个工作日内必须受理,七个工作日内必须指派。而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在使用案件质量管控系统之后,现在90%以上的案件可以实现当日受理,当日指派,刑事案件的指派则会更加快捷。

  谈到使用了质量管控系统之后带来的变化时,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王保民主任这样概况说:“案件多了,到法援中心的人少了;咨询的多了,不满意的少了;参与的律师多了,糊弄当事人的少了……”


  发现问题的“显微镜”

  如今,在海淀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控系统中,可以清晰看到案件指派给谁、办理到什么阶段、补贴发给了谁。案件的指派、受理以及补贴发放都由专人负责,确保责任到人。每个流程都由不同的人负责,彼此还可以相互监督。在这套系统中,律师办案的各种工作都要进行记录,方便法援中心进行监督核实。

  当事人到工作站就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自主查询,了解自己案件的办理进度。那些因对服务不满意而来投诉的当事人,也可以迅速找到承办律师。

  据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系统中每一项信息录入工作都是必须的,这种录入是后续工作办理的前提,是真正实现了办公电子化。而信息登记的电子化,解决了原来常常不能及时联系到当事人或律师的问题。王保民主任说:“电话回访当事人容易了,监督力度自然上去了。”

  这种电子化也便于实现立体化的监督,公开透明的流程让每一个当事人、法援中心工作人员都看得到,包括海淀区司法局局长也可以通过在这套系统随时查看每一个案件的进展。当一个案件办理结束后,却没给予办案律师相应补贴时,就需要在系统中备注原因。

  如今,从最初当事人的申请材料到最后的案件判决书,所有的案件材料在质量管控系统中都一目了然。利用这套系统,法援工作人员就曾经发现过有律师伪造当事人签名、判决书上缺少律师签名等问题,从而查处了相关律师。“使用质量管控系统之后,我们法援中心就可以把工作重心放在案件指派、质量监督等工作上,而从原本数量众多的当事人接待工作中解放出来。”王保民主任这样说道。


  梳理重点的“聚焦镜”

  法律援助质量管控系统有强大的查询与统计功能,能够精准查找想要的各种数据,比如查找一个受援人、一个案子、一个单位等等。今年哪种类型的案件申请数量最多,这一个律师今年办了哪些案子,这些内容都可以轻松查到,对各类案件的统计也可以迅速完成。

  王保民主任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些数据时常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是帮助他们梳理出工作重点、难点的“聚焦镜”。比如,经过统计,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发现,中关村小微企业的法律援助占海淀区法援中心服务的百分之七八十。此外,利用这个系统,法律援助中心还注意到,一些公司经常成为劳动诉讼案件中的被告,被诉次数多的甚至多达上百次。针对这种情况,海淀区法援中心就曾提醒政府相关部门注意该公司的动态。

  在质量管控系统中,还有一个“质量评估模块”。这个模块实现了律师专家为案件办理打分的网络化,如今,律师专家将在网上阅读案件所有相关材料,并且实现在线评分,写评语。王保民主任介绍说:“在我们的系统中,可以看到一个律师办理的所有案件的专家点评,这样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律师提高。”

  为了方便案件查找,海淀区法院中心在每一个案卷的首页贴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条形码。进行案件查找时,只要扫描这个条形码,就能在系统中轻松查找到这个案件的所有材料。据了解,这在北京市的法律援助机构中,尚属首例。此外,海淀区法援中心引进“智能档案密集架”以方便案件档案的管理与查找。